具有科学依据的教案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教案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变,提升课堂管理与教学效果,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小数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小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认识小数教案篇2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试一试中的题目
认识小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出小数(自主练习第68页1题)
2、指名说说0.3和0.07的意义。
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书房中的一些小数,知道了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
谈话:刚才,大家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只解决“0.5米和0.3米比,那个长?”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①通过意义比较 ②利用数轴比较 ③利用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 ④利用感性经验:亮灯泡应离桌面远,暗灯泡应离桌面近……
3、说出理由。
谈话:选出你最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
4、请你比较0.25和0.3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涂一涂,比一比(课本第69页7题)
2、数一数,比一比(课本第69页8题)
3、哪辆车能从桥下通过?(课本第69页9题)
四、总结新知,回顾整理
谈话:这节课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了不少知识,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同时获得学习方法。
认识小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生出示商品标价牌交流价格。师在黑板上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移动黑板上的标价牌把这些数分成两类。
3、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这此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生先看书,再跟小组同学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
5、学生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认识小数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p88—8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小数的方法。
3、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
1、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正确的读、写小数。
四、教学的难点: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知识、常用的计量单位、万以内的整数的知识。
2、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小数
3、探究的问题:
(1)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2)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和生成
关于小数你都知道点什么
通过谈话,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小数的读法
1、具体
(出示课件课本图示)“读价格”
让学生试着说出价格
让生生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
2、归纳
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与完善。
师重点强调小数点右边的读法和左边读法的不同,注意读出小数点
师和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小数,说说小数的什么样的数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小数作以板书。
生师总结小数的读法。
3、演绎
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二)探究小数的含义
1、直观
⑴情景模拟测量,出示学生的身高
用米表示是多少呢能不能解决呢
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看课件,并思考: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多少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师板书要点。
师点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0.1米。
小数点右边“1”表示什么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点击课件3分米,3分米=(/)米=()米
生独立做,汇报时生要说出具体含义。
⑵(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
1厘米有多长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小组研究、讨论,小组汇报,其他组互相补充与完善,师板书要点。(课件点出)1厘米= 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什么(1厘米)
(课件出示)3厘米= ()米18厘米=()米
33厘米()米
学生回答用小数怎样填写并说出其含义,其他学生补充
⑶谁愿意刚才王东的身高写成小数,大家答。
1米30厘米=()米
生回答并说明含义其他生进行补充纠正。
2、概括
根据上面的例子和分析,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生观察:
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互相补充与完善
师小结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3、具体化
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小数,在小组内交流,说明其读法和写法。交流时要说明小数的含义。
(三)训练与应用
1、基本练习
(1)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三点七八点九0.3
3.7十点五零点三12.4
10.5零点六十二点四8.9
(2)把下面的分数改成小数的形式
487
10 1010
71225
100 100 100
2、变式练习:
(1)连线。
0.8元2分米
0.2米1.67元
1元6角7分2.3米
2米3分米8角
(2)在()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米1米4分米=()米6厘米=()分米6角=()元7元6角=()元7分=()角
3、综合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
(2)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
(3)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课件出示)
(四)小结与提高: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从1到10分,你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多少分
认识小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5.4+0.8+0.7–0.4–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